腾讯为何在硅谷投资那么多初创公司(2)
Ark:基于社交网络信息的“人肉搜索引擎”,Y Combinator 2012年春季训练营成员。 Raptr:供游戏玩家基于游戏内容和体验展开分享、互动和发现的社交平台。 Sonalight:免费语音短信工具。Y Combinator 2012年春季训练营成员。 RunWilder:移动游戏人物形象制作者,其卡通形象可以被内置在不同的游戏中,变成不同的剧情。 Waddle:实时相册分享工具。 其实并不难看出腾讯最近一年多在硅谷的投资逻辑:追逐那些具有光环的公司,比如Y Combinator孵化器的毕业成员,这样它可以与Max Levichin这样的天使投资者和Andreeseen Horowitz这样的投资机构的名字列在一起。此外,这些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跟社交相关。 David Wallerstein对我证实了这个逻辑。他认为投资这些初创公司背后的目的有两个:第二,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工作,寻找未来的合作机会。第二,一起探讨和摸索腾讯如何在海外(北美)开展社交网络的业务。 “我们想和这些最聪明的创业者在一起工作,不然它们在考虑未来合作和其它一些事的话,直接会去找Google或Facebook,而绝对不会想起来腾讯,所以我们要用投资的方式建立起一种固定的关系,再逐渐接触了解,” David对我说。 这意味着寻求潜在合作机会,以及能否进入“最主流”的硅谷创业者和投资者俱乐部成为腾讯投资硅谷初创公司的一个出发点。这应该是符合腾讯海外战略的一个做法。 而另外一点,是关于社交网络,“是的,我们投资的大部分公司都关于社交,这是因为我们想探索在美国市场做社交产品的方式,” David说。“现在我们有了微信这样的产品,接下来要探索怎么在北美市场做一些和社交相关的东西,这里有Facebook,有Twitter,它们太强大了,所以我们愿意和一些初创的与社交相关的公司在一起探索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空间是什么。” 与在中国投资“几百家”初创公司投资动辄占10%左右的股份不同,腾讯在北美的投资每笔金额很小,而且通常也不进入董事会,而是和另一些知名硅谷投资者和创业者一样扮演顾问的角色。David说在与这些初创公司“共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经历那些初创公司在Facebook和Twitter的压力以及不断变换的趋势面前持续且迅速pivot(扭转中心)的能力,这是腾讯在北美探索社交服务的过程中从那些被它投资的创业公司学到的。 最后又谈到当年腾讯错过YouTube的“遗憾”,David的反应是:“现在好了,他们终于肯放手让我做了。” |
作者:秩名 2012-10-09
- ·趣游亚太区战略部署 第六大英文平台voomga上线 2017-02-08
- ·李彦宏开年内部讲话:打扫门庭 迎接新时代 2017-02-07
- ·红十字会发出警告:游戏里禁用“红十字”符号 2017-02-07
- ·网游动漫侵权案飙升 标的总额达2698万 2017-02-07
- ·三七互娱、游族分别向心动网络投资1亿 各持股2.38% 2017-02-06